找到相关内容36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与茶

    参禅悟道的因素、理念、功能。 在茶文化从南方向北方的传播中,泰山灵岩寺禅师们的饮茶活动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。灵岩茶风北渐,遂有长安、洛阳两京的“比屋之饮”(《茶经》)。茶汤供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具体...“曾到此间?”僧曰:“未曾到。”赵州又告之:“吃茶去”。几番“吃茶去”,已经点明了不要执着“曾到”、“未曾到”,诸事现成,不向外觅,只向内求,吃茶当中既可悟道,这就是茶禅一味。 是啊,茶与禅亦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052678.html
  • 出家忧道不忧贫

    深山幽谷,在适当的地方,搭建小茅蓬,因而安居,一切都很简陋,生活极为困苦,可是他的菩提道心还是坚定如故,恶劣的困境阻扰不了他修行的志向,就这样日以为常,按部就班参禅悟道,刻苦精勤,为证悟菩提自性而努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2953355.html
  • 懒残和尚和他的悟道

    禅师曾经给世人留下了一组悟道诗。这组诗写得很好,所讲的道理很究竟,可作我们参禅悟道的指南。现抄录如下:  兀然无事无改换,无事何须论一段。  直心无散乱,他事不须断。  过去已过去,未来犹莫算。  ...懒残和尚和他的悟道歌  上平  明瓒和尚,不知道姓什么,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。开始的时候,他四处游方,后来听说普寂禅师在嵩山盛传禅法,于是前往从之。明瓒禅师言行怪异,虽然早已默证空寂之心,但时人不...

    上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75356152.html
  • 大慈禅茶与无相禅师

    处寂身边学禅两年,又到寺外的金谷山中苦修头陀行。他除创立了引声念佛和无忆、无念、莫妄的“三句法门”之外,还创立了“无相禅茶”。  一、无相禅茶的形成  无相禅师在金谷山石崖静坐、参禅悟道的过程中,为了...首:  幽谷生灵草,堪为入道媒。樵人采其叶,美味入流杯。  静虑成虚识,明心照会台。不劳人气力,直耸法门开。  无相禅茶在参禅品茶的长期实践中,经过师徒代代传承,形成了世俗人饮茶之外的自身禅茶特色,对...

    释大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4157327.html
  • 茶与儒释道

    极乐世界。禅宗居大乘小乘之中,起中和作用。强调入世重视现实人生。主张参禅悟道,以达顿悟,居家也能成佛。而悟从静得,静虑修心,专注一境,心诚意静,才能达到内心空无清静,内心空无清静便是佛,“心即是佛”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2357661.html
  • 紫柏大师的“文字禅”理论及其实践

    ----------------  禅是一种体悟,一种修持境界,本来是需要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的,但自从慧能 大师将参禅悟道不再固定在某一特定途径之上,而是强调“担水砍材,无非妙道”之后 ,文字的“...表明禅与文字不再是外在的表面比附,而 是内在的不可分割。禅如果缺少了文字,就将如春天缺少了花儿一样,春不成其成为春 ,禅亦无所谓其禅了。这是禅宗史上的文字功能与参禅悟道关系上恰当精到的譬喻,中 国禅宗...

    戴继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458357.html
  • 般若空观印禅心———论《心经》对禅思禅诗的影响

    死亡。参禅悟道,就是要体证四大五蕴的空性,“用大智慧,打破五蕴烦恼尘劳。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”(《坛经·般若品》)。禅者吟云:法身觉了无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。五阴浮云空去来,三毒水泡虚出没。(《证道歌》)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1560835.html
  • 法眼文益的一首禅偈

    中警醒。某日,文益禅师和李璟参禅论道,在园中共赏牡丹,文益师遂吟出这首禅偈。   首联“拥毳对芳丛,由来趣不同。”毳,毳袍,本指僧服,这里是僧人自称。文益禅师称自己作为僧人,面对繁花似锦,所见所感与世俗之人(在此尤指李璟)有异。起笔点题,用平静的语言娓娓道来。趣,同“趋”,趋向,这里指心理走向。静默恬淡、参禅悟道的出家生活,面对芳丛,自宜有独特感受。   从颔联开始,即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,进一步...

    张胜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5964354.html
  • 高鹤年居士的一生

    六十年苦行记》、《山中归来记》等行世。  综观居士一生,诚如刘庄净土院学人在《名山游访记》再版后记中谓:“行”善易,行终善难;吾师高公、堪称终善。芒鞋竹杖,遍历名山;参禅悟道,时有几人?泽国救灾、数十万众...

    申宝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2364697.html
  • 学习真禅法师人间佛教的禅学思想

    和自我修持的生活之中去。这样才能将禅与我、我与禅融为一体,达到我空、法空的境界。作为“夹山禅学的传人”,真禅法师强调“禅贵实践”,盘腿坐禅固然重要,但坐禅不等于参禅,在遵守戒规,严肃道风中参禅悟道更...不是片面的“出离”,这正是真禅法师人间佛教禅学思想的重要特色,是适应现代社会根机浅劣的大多数众生的切实需要的。  第二,参禅、看经,贵在活泼运用  真禅法师牢记、继承其恩师震华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谆谆...

    徐孙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4269253.html